教育部:加快氫能、碳排放權交易等學科專業建設

2022-11-14


【摘要(yào / yāo)】:

 

11月8日,國(guó)家教育部印發《綠色低碳發展國(guó)民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》。文件指出(chū),加強綠色低碳相關專業學科建設,支持具備條件和(hé / huò)實力的(de)高等學校加快儲能、氫能 、碳捕集利用與封存、碳排放權交易、碳彙、綠色金融等學科專業建設。鼓勵高校開設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導論課程。

 

 

其中明确目标爲(wéi / wèi):到(dào) 2025 年 ,綠色低碳生活理念與綠色低碳發展規範在(zài)大(dà)中小學普及傳播,綠色低碳理念進入大(dà)中小學教育體系;有關高校初步構建起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相關學科專業體系,科技創新能力和(hé / huò)創新人(rén)才培養水平明顯提升。到(dào) 2030 年 ,實現學生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及行爲(wéi / wèi)習慣的(de)系統養成與發展,形成較爲(wéi / wèi)完善的(de)多層次綠色低碳理念育人(rén)體系并貫通青少年成長全過程,形成一(yī / yì /yí)批具有國(guó)際影響力和(hé / huò)權威性的(de)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一(yī / yì /yí)流學科專業和(hé / huò)研究機構。

《方案》要(yào / yāo)求将綠色低碳發展融入教育教學,須将綠色低碳要(yào / yāo)求融入國(guó)民教育各學段課程教材。學前教育階段着重通過繪本、動畫啓蒙幼兒的(de)生态保護意識和(hé / huò)綠色低碳生活的(de)習慣養成,基礎教育階段在(zài)政治、生物、地(dì / de)理、物理、化學等學科課程教材教學中普及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的(de)基本理念和(hé / huò)知識。高等教育階段加強理學、工學、農學、經濟學、管理學、法學等學科融合貫通,建立覆蓋氣候系統、能源轉型、産業升級、城鄉建設、國(guó)際政治經濟、外交等領域的(de)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核心知識體系。職業教育階段逐步設立碳排放統計核算、碳排放與碳彙計量監測等新興專業或課程。

《方案》提出(chū),将黨中央關于(yú)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的(de)決策部署納入高等學校思政工作體系。發揮課堂主渠道(dào)作用,将綠色低碳發展有關内容有機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。同時(shí),教育部提出(chū)加強綠色低碳相關專業學科建設,鼓勵有條件、有基礎的(de)高等學校、職業院校加強相關領域的(de)學科、專業建設,創新人(rén)才培養模式,支持具備條件和(hé / huò)實力的(de)高等學校加快儲能、氫能、碳捕集利用與封存、碳排放權交易、碳彙、綠色金融等學科專業建設。引導職業院校增設相關專業,到(dào) 2025 年,全國(guó)綠色低碳領域相關專業布點數不(bù)少于(yú) 600 個(gè)。

《方案》還要(yào / yāo)求加強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相關領域全國(guó)重點實驗室、國(guó)家技術創新中心、國(guó)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國(guó)家級創新平台的(de)培育,組建一(yī / yì /yí)批攻關團隊,加快綠色低碳相關領域基礎理論研究和(hé / huò)關鍵共性技術新突破。優化高校相關領域創新平台布局,推進前沿科學中心、關鍵核心技術集成攻關大(dà)平台建設,構建從基礎研究、技術創新到(dào)産業化的(de)全鏈條攻關體系。支持高校聯合科技企業建立技術研發中心、産業研究院、中試基地(dì / de)、協同創新中心等,構建碳達峰碳中和(hé / huò)相關技術發展産學研全鏈條創新網絡,圍繞綠色低碳領域共性需求和(hé / huò)難點問題,開展綠色低碳技術聯合攻關,并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,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。


版權所有©青島江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  SEO

營業執照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  青島